综合型文艺周刊。1937年8月25日于上海创刊,茅盾主编。系文学社、文学季刊社、中流社、译文社联合刊物。出版2期后因遭上海租界当局查抄而于9月5日改名《烽火》重新出版,仍为文艺周刊。编辑人茅盾,发行人巴金。1937年11月21日,《烽火》出至第12期因日军占领上海而停刊。1938年5月1日于广州复刊,续出第13期。复刊后改为旬刊,编辑人巴金,发行人茅盾。《烽火》于1938年10月11日出至第20期终刊。连同《呐喊》在内共出22期。《呐喊》(《烽火》)诞生于“八一三”上海事变的炮火中,是抗战时期出版的最早的重要刊物之一。创刊号以《站上各自的岗位》为题发表“创刊献词”,表示要把文艺工作与“民族独立自由的神圣战争紧紧地配合起来”,用自己的笔画出民族战士的英姿,描下汉奸们的丑恶脸谱,喊出同胞的愤怒,申诉4万万同胞保卫祖国的决心和热忱。该刊循此宗旨,在上海出版期间发表了大量通讯、报告和诗歌,也刊登了一些短篇小说、杂文和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有的表彰抗战军民的英雄事迹,有的报道内地救亡动态,等等。刊物在广州复刊后,继承并发扬上海的编刊传统,仍以登载报告文学和诗歌为主,内容除报道前线战局外,更多地反映了作家流亡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同时也表现了广州战局和沦陷前夕的情景。巴金编辑过该刊,同时也是主要撰稿人之一。他曾在该刊发表过短篇小说《摩娜·里莎》、诗《给死者》、短论《在轰炸中过的日子》和《一点感想》等4篇散文以及3篇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