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发生后,以鲁迅为首的进步文艺界对蒋介石集团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当时侨居法国的巴金思想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一反过去对共产党、国民党不偏不倚的态度,对无政府主义政客及国民党反动派公开进行斥责。这主要表现在他发表在《民钟》《平等》等杂志上的《断头台上》《无政府主义与恐怖主义》《理想是杀得死的吗》《反共与反动》《李大钊确是一个殉道者》《无政府主义并不同情于国民党的护党运动》《空前绝后的妙文》《法律下的大屠杀》《死者与生者》等著、译作品中。在这些文章中,巴金表示了自己对国民党的强烈抗议,对李石曾之流的揭露和批判,对英勇牺牲的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等的敬佩和歌颂。从此开始,巴金的思想开始发生质的飞跃,他从反帝反封建进而具体到反对国民党、反对无政府主义队伍中的反动分子。这也是巴金由革命而文学,开始创作《灭亡》的最初心理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