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人物网

最好的人物资料网站

关于《灭亡》——巴金的“亡命”之含义

    板井洋史著,井焕、高鹏译,译自《猫头鹰》1984年6月第3号(巴金文学特集) (《新青年》读书会编,平凡社出版),后收入《巴金研究在国外》论文集,1986年版。本文抓住《灭亡》作为巴金从“无政府主义者”变为“作家”的这一转折点,来仔细剖析巴金当时的思想状况。文章指出,巴金在留法期间频繁地进行无政府主义活动,《灭亡》的写作是寂寞且自负的无政府主义者巴金主动做出的一种姿态。文章对《灭亡》这部充斥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作品作了具体考察,认为对杜大心来说,恐怖活动是他把自己的罪过和自己生命相平衡而采取的一个行动,是赎罪的表现,文章指出在这方面巴金受了斯捷普尼雅克的《安德列依·科茹霍夫》的影响。文章还说巴金本人虽然反对恐怖主义,但又承认它的价值,可以说巴金迫切要求参加现实运动的心情,使他对恐怖行为这一极端形式产生了共鸣,而在文章结尾通过李静淑领导大罢工的胜利,巴金又努力使自己从通过恐怖行动和死亡得到安息的这种旧观念的束缚下摆脱出来了。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