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人物网

最好的人物资料网站

吴组缃

    现代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吴祖襄。安徽泾县人。1929年9月入北平清华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学习。毕业后进入清华研究院。1934年夏到南京中央研究院任职。1935年1月到泰山任冯玉祥的国文教师和秘书。1938年参与筹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理事,任总务部干事。1942年到中央大学国文系任教。1947年9月任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1949年9月起,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协理事、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编委、《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等职。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西柳集》《饭余集》、长篇小说《山洪》(原题《鸭嘴涝》)。195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吴组缃小说散文集》。吴组缃于1933年在北京初识老舍,1938年在武汉重逢。两人一起参加“文协”筹备工作,并共同起草“文协”成立宣言,又同被选为理事。在重庆,“常常一处同吃、同住、同工作、同游散,无话不谈”(吴组缃:《〈老舍幽默文集〉序》)。1940年,吴组缃写了《一味颂扬是不够的》,从暴露黑暗面也是“文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的角度肯定了老舍的话剧《残雾》的成就。同年又协助老舍进行《张自忠》的创作。1942年4月至7月,老舍移居陈家桥时“距吴组缃宅七里”, “往往相访,日暮始别”,也曾“携伞远征”,并赋诗2首记之(《乡居杂记》),又写了《吴组缃先生的猪》,记述吴宅的趣事。1943年6月,老舍发表《读〈鸭嘴涝〉》,实事求是地评述了吴组缃这一力作。经老舍建议,吴将《鸭嘴涝》改名《山洪》。后来,老舍又曾称茅盾、沙汀、曹禺、吴组缃等人的作品“比之当代各国第一流著作,实无愧色”(《秋日读书短记》)。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在北京常有往来。1961年吴组缃曾随老舍参观访问内蒙古。1982年,吴组缃在《〈老舍幽默文集〉序》中,追忆了和老舍的友情,并写出了老舍的为人。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