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绩溪人,二十年代初期南京东南大学学生。1922年10月24日在《时事新报·学灯》发表《读了〈蕙的风〉以后》,攻击汪静之的新诗集《蕙的风》中一些爱情诗是“堕落轻薄”的作品,“有不道德的嫌疑”。章鸿熙撰文《〈蕙的风〉与道德问题》加以批驳。胡梦华又发表《悲哀的青年——答章鸿熙君》进行答辩,内有“我对于悲哀的青年底不可思议的泪已盈眶了”等语。鲁迅在《反对“含泪”的批评家》中对胡梦华答复章鸿熙的文章表示了“不以为然” 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