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作于1931年夏。原载1931年10月至12月《东方杂志》第28卷第20号至23号。1931年11月上海新中国书局初版,为“新中国文艺丛书”之一。1936年1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重排改订本新版,为“良友文学丛书”第22种;1938年11月上海开明书店重排新版。曾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4月版《爱情的三部曲》、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年5月版《雾·雨·电》、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4月版《雾·雨·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版《巴金文集》第3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版《巴金选集》第4卷。现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巴金全集》第6卷。描写青年知识分子周如水与张若兰的恋爱故事。他们一见钟情,但周如水既想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又不敢反抗封建道德规范,最后终于在封建观念的驱使下拒绝了张若兰,而他一直声称要尽孝道的意愿也未付诸行动。作品细致地刻画了周如水外表很新、思想极旧、优柔寡断、怯于行动的性格,揭示了旧的习惯势力对出身封建家庭的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也批判了周如水的思想弱点,具有普遍的认识意义。小说还塑造了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于革命工作,甚至以自己的健康去为人民造福的进步知识分子陈真的形象,赞颂他仁爱、诚挚、无私的美好品质和为信仰而献身的精神。两个小资产阶级女性张若兰和秦蕴玉的描写也颇为成功。小说人物事件集中,结构精巧严谨,描写细致含蓄,注意人物内心矛盾和性格特征的刻画,善于运用色彩鲜明、富有情趣的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情绪、渲染故事氛围,极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