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是巴金在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火》 (第一部)中塑造的一个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形象。抗战爆发前,他是上海的一个大学生;抗战爆发后,他怀着对侵略者的强烈义愤,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日寇轰炸闸北的大火烧了3天3夜,但他坚信“中国人是烧不尽的,中国人的心烧不死的”。他相信正义一定会战胜暴行,决心留在上海,同沦陷区的人民一起战斗。他在给爱人朱素贞的信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团结在刘波周围的朋友:鸣盛、子成、永言、老九等,都是一些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热衷于暗杀活动的青年。作者真实地写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他们一方面嫉恶如仇,誓与恶势力同归于尽;一方面又对这种冒险活动感到“厌倦”。每当他们去进行暗杀活动之前,总是带着一种恐惧的,再也不能与友人见面的悲哀同友人分手。正如子成所说: “他和那个‘败类’不能够存在同一个世界上。那个罪恶的代表,他必须将‘它’摧毁。……他必须将拳头打下去,毁灭罪恶,牺牲自己。”然而他又预感到自己有被捕的危险,惊恐地等待着敌人的追捕。老九在进行暗杀活动之前,也借酒壮胆,痛饮一番,但他也感到从未有过的心慌,并坦率地向朋友们表示:“这种生活我也有点厌倦了。”这些人物思想感情上的这种变化,表明作者对这种斗争方式的一种怀疑和否定态度。刘波一面绝望地工作着,一面又积极地参与暗杀事件。他在与敌人搏斗的时刻,得到了子成的帮助,结果子成的牺牲换取了他的生命。在《火》的第三部,刘波被捕入狱。此刻正在昆明读大学的女友朱素贞闻讯后,立即乘飞机去上海营救他。朱素贞表现得沉着、冷静。她说,若营救不成,便留在那儿继续他未竟的工作。两个月后,刘波出狱并同朱素贞结婚。两人住在香港,等刘波病愈后,将一起去那青年人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小说通过对刘波等具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革命青年形象的塑造,一方面赞扬了他们不怕牺牲,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同时也对他们那种暗杀的斗争方式给予了一定的批判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