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教育家。原名陈昌标,字范予。笔名范庸、范宇等。浙江诸暨人。“五四”时期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爱好文学,曾与汪静之、冯雪峰等人组织“晨光社”,从事诗歌创作。1926年在厦门任《民钟日报》副刊编辑,后来参加立达学园的工作,曾在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劳工学院、江湾立达学园高中部任教。1930年春到泉州侨胞集资兴办的黎明高中任校长,后到平民中学任校长。1932年到立达学园任农教科主任。著作有散文《生命之快乐》《战士颂》等、译著《科学与人生》《达尔文》《科学方法精华》等。巴金是1930年在黎明中学认识陈范予的,巴金在黎明中学住了一个月,一次发烧,是陈范予照料他,才得以康复。陈范予崇尚科学,他的生活哲学与科学、宇宙是分不开的。巴金和他在一起,白天在显微镜下观察动植物,晚上在露台上看星空,畅谈人生理想。陈范予的知识面很广,巴金从他那里懂得了不少生物学知识和怎样务实地工作。后来二人互相关心、鼓励、期望、扶助,友谊达12年,直到陈1941年2月去世。陈范予一生热爱生活,歌颂美、爱、人生,临终还在写《理想社会》的文章。陈范予是患肺病贫困而死的,病中受到很多的折磨,以后成为巴金创作《寒夜》时塑造汪文宣的素材。1941年6月14日,巴金在病中作了《忆范兄》,8月又作《死——纪念范予兄》,文章对其工作、思想给予了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