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人物网

最好的人物资料网站

夏衍

    现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笔名黄子布、孙光瑞等。浙江杭州人。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编辑《新浙江潮》。1920年留学日本,因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艺运动,1927年被驱逐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秋,和冯乃超等人组织《艺术剧社》,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主编《艺术》和《沙仑》。1930年与鲁迅等人筹建左翼作家联盟,担任执行委员。又发起组织左翼戏剧家联盟,为主要负责人。这一年翻译了高尔基的著名小说《母亲》。1932年,任明星电影公司编剧顾问,写了《狂流》《春蚕》(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上海二十四小时》等10多个电影文学剧本。1936年,写了优秀报告文学《包身工》及著名剧本《秋瑾传》 《上海屋檐下》等。抗战爆发后,辗转上海、广州、桂林等地主编《救亡日报》,并写了《心防》《愁城记》等剧本。1941年在香港创立进步报刊。香港沦陷后转赴重庆,主编《新华日报》副刊,写了《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剧本。抗战后期,和于伶、宋之的等人组织中国艺术剧社。新中国成立后,负责上海文化工作,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常务委员、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对外友协副会长等职。改编《祝福》《林家铺子》《我的一家》等电影文学剧本,还发表了《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等论文。“文革”中受迫害。1938年12月30日,在桂林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巴金和夏衍等同时被推选为分会理事。1943年1月,巴金与茅盾、夏衍、叶圣陶、田汉、司马文森等被桂林科学书店聘为“特约选述”。1961年巴金与夏衍见面,巴金得知夏衍为香港进步电影公司改编《憩园》,考虑到香港的特定环境,便同意他在力求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作一些技术性的修改。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