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人物网

最好的人物资料网站

曹禺

    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湖北潜江人。早年在南开中学学习时即开始戏剧活动,后进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起,发表著名剧作《雷雨》《日出》《原野》等誉满文坛。1936年起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抗战时期随校迁往长沙、重庆、江安等地。这期间写了剧本《蜕变》《北京人》《家》(改编)等。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剧协主席、北京文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并写有剧本《明朗的天》《胆剑篇》(与梅阡等合作)、《王昭君》等。与老舍在抗战时期的重庆相识。1946年3月一起应邀至美国访问和讲学。建国初,曹禺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写信邀老舍回国。此后,两人一起担任文联和作协工作,出席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曾一起去内蒙古访问,去北戴河出席创作会议,也常在一起吃饭、谈心,有着亲密的合作和交往。老舍很佩服曹禺的才华,早在抗战时期,他就把曹禺作为善于“以世界文艺作为我们的遗产”的典范之一(《如何接受文学遗产》),认为他的作品“比之于当代各国第一流著作,实无愧色” (《秋日读书短记》)。解放后,又多次把曹禺作为卓越的戏剧家、有“自己的风格”的好作家、“文学艺术功夫是很深厚的”、“对外国作品如莎士比亚等名家的语言很有研究,能阅读原文,精通翻译”的名家推崇(《语言、人物、戏剧》《关于文学创作中的语言问题》《学一点诗词歌赋》等),并有《赠曹禺》一诗相赠。曹禺也非常敬重老舍。由他主持的北京人艺与老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老舍逝世后,曹禺陆续写了《怀念老舍先生》《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等文章悼念,并为《老舍的话剧艺术》《〈龙须沟〉的舞台艺术》《〈茶馆〉的舞台艺术》等书作序。他回顾和老舍的交往,热情赞扬老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直无私的品格,并推崇老舍的艺术成就。他把老舍的《龙须沟》和《茶馆》称作“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他赞扬老舍“对人生视野是宽阔的”,认为“世界上甚至有一些文学巨匠,可能精通于某一阶层的人物,但不能像老舍先生这样写出生活中更多种多样的人物”;他佩服老舍的语言,说它“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传的”;并认为“他作品中的‘幽默’是今天中国任何作家所没有的”,在世界上可以与马克·吐温媲美。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