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钧是巴金写于1928年的《灭亡》中一个国民党右派分子的形象。他开口“总理”,闭口“总理”,是一个“差不多三句话内就要夹一个总理”的“总理主义者”。他表面上参加进步活动,实际上是一个违背孙中山革命精神的国民党“官僚”,是一个伪装革命的口头革命派。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夸夸其谈、唯我独尊,毫不关心群众的疾苦,而一味追求个人享乐,动不动就给别人扣“大帽子”,则是王秉钧思想性格的基本特征。当杜大心等人四处奔走,积极营救革命工人张为群的时候,他却大言不惭地说什么: “他就是死了,也不要紧。……不但不要紧,反而死得荣耀。他不就是一个烈士吗?何等荣耀!施洋、施伯高,你们总知道吧!‘二七’之后,他被肖耀南枪毙,谁人不知,死得何等荣耀!”当杜大心识破他的本质面目,对他毫不务实的夸夸其谈表示讥笑时,他恼羞成怒,声嘶力竭地诬蔑杜大心: “这是一个反革命!反革命!”作品通过对王秉钧言语、行动的描写,深刻暴露了国民党右派分子虚伪、卑劣的丑恶灵魂和伪装革命的反革命面目。作者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历史条件下,塑造这样一个丑恶形象,显然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