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人物网

最好的人物资料网站

吴仁民

    吴仁民是巴金长篇小说《爱情的三部曲》之二《雨》中的主人公,一个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青年形象。大胆泼辣、愤世嫉俗,“说大话做小事”,孤芳自赏是他思想性格的基本特征。他是上海某大学的青年教师,与革命青年陈真是好朋友,都是“革命组织”的成员。他的性格特征与《雾》中的周如水形成鲜明的对照。吴仁民曾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参加过一些活动。他最初热心于工会工作,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全部集中在这上面。后来因为陈真的惨死,使他对革命工作和革命的前途都产生了幻灭的情绪。梦游地狱的情景即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态,他非常激动地对高志远说:“我看见许多青年给剖腹挖心,给枪毙杀头,给关在监牢里,受刑,受拷问。我看见他们也是血肉造成的。他们的父母妻子在叫号,在痛哭。我问别人,他们为什么会到了这个地步。别人回答说,他们犯了自由思想罪。‘真的,该死的青年!’我正要这样说,忽然什么都不见了,我的眼前只有一片血海。我吓得惊叫起来,就这样醒过来了。我发觉我还是住在洋房里过着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我真是一个在安乐窝里谈革命的革命家。”这一段精彩的内心独白正是对3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文化围剿、制造白色恐怖的强烈控诉。吴仁民正是怀着这种“害怕”自己叛变革命的恐惧心理,投身于爱情的港湾,试图得到暂时的休息。他那热情、暴躁的性格,在爱情上常常显得“轻浮、鲁莽”。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遇到了过去的女学生熊智君,几乎立刻就产生了爱情。然而,就在他俩情意缠绵的热恋过程中,又遇到了他曾热恋过的情人郑玉雯。郑后来嫁给了一个姓张的官僚,婚后生活十分不幸,“她守在家里就像一个活寡妇”。在她得知吴仁民的下落后就来找他,企图重新燃起他们之间的爱情之火。吴仁民陷入了一种三角恋爱的状态。但很快郑玉雯的丈夫找来了,郑因不愿继续这种痛苦的生活而服毒自杀。当她遗留给吴仁民的信不幸落入丈夫手中的时候,这个官僚准备借机逮捕这位革命的情敌。熊智君为了保护自己的爱人,毅然将自己的肉体交给了这个官僚。因为她知道,肺病已使她临近死亡,她已经无所顾忌了。吴仁民“先在女性的怀里休息一些时候,再以饱满的新的精力来从事工作”的心情和思绪,真实地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为白色恐怖所吓倒,在革命低潮期躲进恋爱防空洞,想在女性的温存里寄托苦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雨》的最后写出了吴仁民的觉悟与转变,他决定“以后甘愿牺牲掉一切个人的享受去追求那黎明的将来。他不再要求什么爱情的陶醉,把时间白白浪费在爱情的悲喜剧里面了”。《电》中的吴仁民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居于领导地位的革命者形象,在爱情方面,他与具有健全性格的女主人公李佩珠结合。巴金说:“我写活了一个吴仁民。我的描写完全是真实的。我把那个朋友的外表的和内部的生活观察得十分清楚,而且表现得十分忠实。……他的面目都现在《雨》里面了。”(《爱情三部曲·序》)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