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人物网

最好的人物资料网站

罗淑

    现代女作家。原名罗世弥,马宗融的夫人。四川简阳人。1923年入成都女师学习。1929年赴法留学,同年与翻译家马宗融结婚。1933年回国,在上海从事翻译和写作,任上海南翔立达学院高中部教师。1936年以小说《生人妻》在文坛上一鸣惊人。1938年春,死于产褥热。巴金与罗淑是1933年相识的,后来常见面并成为朋友。1936年巴金出于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关心,约请她翻译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何为》(今译《怎么办》),并校阅了她的译稿。巴金对她流畅的译笔很满意,作了后记,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1938年2月,巴金在广州得知罗淑去世,遂作《纪念友人世弥》发表于6月5日《文丛》,题为《纪念一个友人》。巴金还整理出版了她的创作集《生人妻》《地上的一角》《鱼儿坳》、译著《怎么办》(译作《何为》)、普希金的《棺材商人》、保罗·马尔格里特的《白甲骑兵》等。1949年4月,马宗融去世,巴金便将马宗融与罗淑的遗孤长女马小弥、幼子马少弥收养家中,教育他们健康地成长。1950年2月,巴金为罗淑译的《何为》作新版前记,称这篇小说“是一件不坏的艺术品”,虽然译者已病故,“这本小书就为供在她灵前的祭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罗淑选集》,包括短篇小说8篇,散文3篇,和巴金、李健吾、黎烈文、靳以写的悼念文章及其女儿马小弥写的回忆录。罗淑的女儿马小弥在《关于母亲的点滴回忆》中说: “感谢巴金伯伯,是他发现了母亲的创作才能,以极大的热情,鼓励她改稿,使她的创作有了发表的机会。”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