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人物网

最好的人物资料网站

周立波

    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原名周绍仪,曾用名周凤翔、周奉梧。笔名立波、张一柯、张尚斌等。湖南益阳人。1928年入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系读书。1932年2月,因参加罢工被国民党逮捕,1934年出狱,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每周文学》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战地记者,写了《战地日记》和《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等。1938年后历任湖南《抗战日报》编辑、桂林《救亡日报》编辑、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译处处长兼教员、《解放日报》副刊部副部长、中原军区机关报《七七日报》《中原日报》及《民声报》副社长等职。1948年冬到东北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写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1948年曾主编《文学战线》。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两部影片的编摄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著作主要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小说集《铁门里》《禾场上》、散文及报导集《韶山的节日》《战场三记》等,译著有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普希金的《多布罗夫斯基》、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其中《暴风骤雨》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1978年发表的《湘江一夜》,获该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周立波与巴金在解放前便是好朋友,1956年1月5日,巴金同周立波由北京启程前往柏林,参加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第四届作家大会。1979年,巴金获悉周立波在北京因病住院,托赴京的女儿小林到医院探视。1979年11月8日,巴金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主持周立波追悼会。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