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作家。原名陈德容。四川巫山人,生于湖北。1954年考入北京俄语学院,1957年毕业,到中央广播事业局,作翻译和音乐编辑。1963年任中学俄语教员,后因病离职。期间曾到山西河南等地体验生活。1969年下放北京通县农村插队劳动。1973年回北京中学教书。1975年出版处女作长篇小说《万年青》。1979年发表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渐露头角。同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出席全国第四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80年发表小说《人到中年》,蜚声文坛。当选为第四届作协理事,现为作协北京分会专业作家。主要作品还有《光明与黑暗》《赞歌》《真真假假》《谌容小说选》《谌容中篇小说集》《太子村的秘密》《减去十岁》《懒得离婚》等。其中《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减去十岁》《懒得离婚》获全国中、短篇小说奖。1980年谌容的小说《人到中年》发表,巴金很喜欢这篇小说,读后感触极深,作文《人到中年》(即《〈随想录〉五十》),文章谈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并对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80年巴金听说谌容在家中晕倒,嘱女儿小林作为《收获》的编辑,去探望她,并让她多保重身体,多写好作品。1981年4月,巴金在对日本《朝日新闻》记者谈到中国文学界的现状时说谌容、王蒙等“都是将来很有希望的作家”。1982年3月,巴金读了谌容的小说《真真假假》,很有感触,遂写了《三论讲真话》,并在宣纸上为自己写下两句座右铭: “愿听逆耳之言,不作违心之论”,认为“《真真假假》是《人到中年》作家的另一部好作品。她有说真话的勇气”。